文/林娜蓉醫師
還記得十五前還是實習醫師的時候,曾在兒科病房看過一個案例,一位小妹妹因為嘔吐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因症狀較嚴重而被收住院治療,然而住院當晚病情就急轉直下,經過搶救,最後仍宣告不治。後來發現這位小妹妹其實是感染了腸病毒,併發重症導致死亡,並非一般的急性腸胃炎。
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被分成A、B、C、D四型,這四型當中又包含多種血清型,其中腸病毒71型屬於A型,是當中最容易併發重症且致死率最高的一型。
流行病學
腸病毒好發於夏季及初秋,以4-9月病例較多,但台灣因處於熱帶及副熱帶,一年四季皆有可能感染,尤其腸病毒因為傳染力強,常造成兒童群聚感染,像最近雖然天氣已經轉冷進入冬季,卻仍有一波流行。
腸病毒主要經由糞口及飛沫傳染,食入受汙染的食物、水,吸入患者咳嗽、噴嚏的飛沫及接觸患者皮膚水泡內的液體皆有可能引發感染。潛伏期約2-10天,發病前幾天就具有傳染力,而發病一週內傳染力最強。其中,五歲以下兒童感染比例較高,且併發重症的機率也較高,成人亦有可能感染,但症狀通常較輕微。
臨床症狀
腸病毒感染後可能無症狀或只有輕微類似感冒的症狀,也可能出現皰疹性咽峽炎及手足口病,嚴重會併發心肌炎、肝炎、腦炎、敗血症等,甚至導致死亡。
重症徵兆
若出現以下症狀,須小心是否為腸病毒重症:
治療
目前沒有抗病毒藥物可供治療,主要還是以症狀治療為主(如止痛、退燒等)。唯有勤洗手、注重個人衛生及環境清潔才能預防腸病毒感染,避免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