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5歲,男女都應該施打HPV疫苗

分享到

文/林娜蓉醫師

目前已知超過99%的子宮頸癌病例都是因為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HPV)所造成。其大多經由性行為傳染,目前已知有170多種分型,其中與子宮頸癌相關的高危險型別約有17種。根據研究,女性終其一生約有80%的機率會感染HPV,持續性的感染與日後子宮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所幸,HPV疫苗的問世成為女性的一大福音,能有效預防HPV病毒感染。

 

目前市面上的HPV疫苗有二價,四價以及最新的九價疫苗三種,價數愈高代表涵蓋的HPV病毒型別愈多,例如二價疫苗主要是預防16、18型,這兩型佔了整體子宮頸癌約七成左右,而四價疫苗除了16、18型之外還多了6、11型,這兩型的感染會導致生殖器疣(俗稱菜花),因此四價疫苗除了子宮頸癌外還能預防菜花。最新的九價疫苗則涵蓋了16、18、31、33、45、52、58、6、11型,防護力更廣,可預防90%以上的子宮頸癌及生殖器疣。然而,HPV疫苗並非女性的專利,根據研究,美國男性癌症中有63%陰莖癌,70%口咽癌與超過90%的肛門癌與HPV感染有關。因此,男性施打HPV疫苗也有其益處。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認可HPV疫苗的效果及安全性,建議各國將HPV疫苗納入國家疫苗接種計畫。而台灣也在2018年12月開始全面提供國中一年級女學生公費施打二價HPV疫苗。然而,最新的嘉喜Gardasil 【九價人類乳突病毒基因重組疫苗】問世後由於其防護力更廣,某些縣市也將公費子宮頸癌疫苗由二價改為九價。此疫苗建議9~45歲女性及男性施打。即使已感染過HPV病毒,施打疫苗仍然可以保護不受其他型別HPV的感染,因此,已有性經驗的族群也建議施打。而施打過二價或四價HPV疫苗仍可接種九價疫苗以提高防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