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破傷風?
破傷風(Tetanus)是一種由破傷風桿菌(Clostridium tetani)引起的急性、致命性感染性疾病。這種細菌廣泛存在於土壤、灰塵、動物糞便中,當人體有皮膚傷口(尤其是穿刺傷、撕裂傷、燒燙傷等)時,若被破傷風桿菌感染,就可能導致破傷風。
(1)破傷風的特性
是厭氧菌,在缺氧環境(如深層傷口)中繁殖。
會產生強烈神經毒素(Tetanospasmin),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2) 破傷風的症狀
破傷風的典型症狀包括:
牙關緊閉(lockjaw):無法張口,最早也是最典型的症狀。
肌肉強直與痙攣:常見於頸部、背部、腹部與四肢。
苦笑面容(risus sardonicus):面部肌肉僵硬呈現怪異笑容。
吞嚥困難、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因喉部與呼吸肌痙攣導致死亡。
自律神經系統紊亂:如心跳不規則、血壓波動等。
(3) 破傷風的淺伏期
常為3~21天(平均7天),潛伏期越短,病情通常越嚴重。
(二)什麼是破傷風疫苗?
破傷風疫苗(Tetanus vaccine)是一種用來預防破傷風(Tetanus)的疫苗,它含有破傷風類毒素(Tetanus toxoid)——這是一種經處理過的毒素,能激發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但本身不會致病,它可以用來預防破傷風感染。
接種方法是肌肉或皮下注射,每次只需要接種0.5毫升。
(三) 什麼時候需要接種?
國內兒童完成完整的常規預防接種(如下表)後,能產生基礎的免疫力(接種三次以上),對破傷風的免疫力可維持約5~10年。
年齡 | 疫苗種類 | 說明 |
---|---|---|
2、4、6個月大 | DTaP(白喉、破傷風、百日咳) | 嬰兒接種初劑 |
15–18個月 | DTaP第4劑 | 加強免疫 |
4–6歲 | DTaP第5劑 | 完成基礎接種 |
11–12歲 | Tdap(青少年與成人型) | 加強劑 |
成人(每10年) | Td 或 Tdap | 持續保護效力 |
如果過去有規則接種五合一疫苗、四合一疫苗的兒童,不需要再重複注射。成人或是沒有規則接種疫苗的兒童,若遇到下列情況則會建議施打:
1. 傷口被土壤、灰塵、動物或人類的糞便污染
2. 被生鏽或不乾淨的器具(如剪刀、鐵釘、刀子、鑽子等)割傷、刺傷
3. 被動物咬傷
4. 在工作上會接觸到土壤(如園丁、農夫)、污染物、動物(如獸醫、寵物美容師)、或是軍人、警察、建築工人等容易有外傷的高危險群,建議每10年定期追加施打破傷風疫苗來預防感染
即使已完成童年接種,每10年仍需補打一劑 Td 或 Tdap。
孕婦建議在每一胎的第27–36週接種一劑 Tdap,以保護新生兒
(四)什麼時候不適合接種?
1. 曾經對破傷風疫苗過敏者
2. 兩週內曾經注射過新冠疫苗
3. 比較小且乾淨的傷口通常不需要注射破傷風疫苗,除非最後一次接種已超過10年
如果對破傷風疫苗注射有疑問,請與醫師討論,並依照醫師指示再決定
(五)注射破傷風疫苗後該注意什麼?
觀察是否有過敏反應
接種後觀察 15–30 分鐘,以確保沒有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全身癢疹、臉部腫脹等)。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就醫。
局部反應是常見現象
打針部位可能會有紅腫、疼痛、硬塊,通常在幾天內會自行改善。
可用冷敷(冰敷)減緩腫痛感,每次 15 分鐘,每隔數小時一次。
系統性輕微副作用
可能會有發燒、頭痛、疲倦、肌肉痠痛等類似感冒症狀,屬正常免疫反應,通常 1–2 天內緩解。
可適量補充水分、休息,如需可服用退燒止痛藥(如普拿疼)。
避免劇烈活動
24 小時內應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以免針口不適加劇或引起局部發炎。
保持針口清潔
不需特別處理針口,但應避免直接觸碰、不潔水源或抓撓,避免感染。
發燒超過 38.5°C 且持續不退
嚴重紅腫擴散或有膿液
呼吸困難、全身皮疹、暈厥等過敏反應
疼痛持續超過 3 天且越來越嚴重